淨土五經一論

出生死苦海之指南針

故一聲阿彌陀佛,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,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,乃諸佛所行境界,唯佛與佛能究盡,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。」

「於一切方便之中,求其至直捷、至圓頓者,莫若念佛求生淨土。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,求其至簡易、至穩當者,莫若信願專持名號。」

「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。以名召德,罄無不盡。故即執持名號為正行,不必更涉觀想、參究等行,至簡易,至直捷。」

圓中鈔

「今經所示,初心凡夫,但是有口能稱,有心能念,皆可修之。故知此經所示,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。」

「若執持名號,不問閒忙,不拘動靜,行住坐臥,皆可修之。故知此經所示,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。」

「稱名之法,不擇賢愚,不揀男女,若貧若富,若貴若賤,皆可修之。故知此經所示,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。」

當今之人,欲於現生了生死大事者,捨此一法,則絕無希望矣。(續)無錫淨業社年刊序 

當今之世,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,決不另於敦倫盡分,及注重淨土法門外,別有所提倡也。使達磨大師現於此時,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。時節因緣,實為根本。(續)復王德周書一

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

《安樂集》引證《觀佛三昧經》云:「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。父王白佛:佛地果德,真如實相,第一義空,何因不遣弟子行之?佛告父王:諸佛果德,有無量深妙境界,神通解脫,非是凡夫所行境界,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。父王白佛:念佛之功,其狀云何?佛告父王:如伊蘭林,方四十由旬,有一棵牛頭栴檀,雖有根芽,猶未出土。其伊蘭林,唯臭無香;若有噉其華果,發狂而死。後時栴檀根芽,漸漸生長,才欲成樹,香氣昌盛,遂能改變此林,普皆香美。眾生見者,皆生希有心。佛告父王:一切眾生在生死中,念佛之心亦復如是;但能繫念不止,定生佛前。一得往生,即能改變一切諸惡,成大慈悲;如彼香樹,改伊蘭林。所言伊蘭林者,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眾罪。言栴檀者,喻眾生念佛之心。才欲成樹者,謂一切眾生,但能積念不斷,業道成辦也。」

「稱名亦爾,但能專至,相續不斷,定生佛前。今勸後代學者,若欲會其二諦,但知念念不可得,即是智慧門。而能繫念相續不斷,即是功德門。是故經云,菩薩摩訶薩,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。若始學者,未能破相,但能依相專至,無不往生,不須疑也。」現世行人,實應諦信此說,不必先求離相,但當老實持名,「依相專至,無不往生」,此實為眾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針也。

善知識

儒释道之基 

佛法寶藏

佛陀教育基金會

http://www.budaedu.org/

華藏淨宗弘化網

https://www.hwadzan.com/

華藏淨宗弘化網

https://www.hwadzan.tv/

華藏淨宗弘化網

https://www.hwadzan.info/

淨空老法師專集網

https://www.amtb.tw/

台中蓮社

https://www.tclotus.net/

中華電子佛典協會

https://cbetaonline.dila.edu.tw/zh/
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

https://ctext.org/pre-qin-and-han/zh

印光法師文鈔專輯

https://www.pureland.tw/pureland/master13/

黃念老法音網站

http://huangnianlao.net/

黃念祖居士法音宣流網

https://www.masterhnz.com/